马承源和青铜器的故事


时间:2006-9-30 |来源:湖南卫视 

 

实况:最好的夏代的青铜器是这个 〈字幕:镶嵌十字纹方钺 夏代后期〉
这是我们镇馆之宝,也是国宝 〈字幕:大克鼎 西周孝王〉
它应该就是这个女(西施)的 〈字幕:吴王夫差盉 春秋晚期〉
配音:《艺术玩家》本周邀请中国青铜鉴定泰斗马承源
带您逛上博看青铜

[主持人] 收藏、鉴赏、拍卖,玩点艺术,
识古、养眼、投资,做个玩家,欢迎走进《艺术玩家》。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人民广场,有一座形似青铜器的精美建筑,这就是上海博物馆,提到它似乎就不能不说到一位老先生,他就是上博的原馆长,被称为中国青铜器鉴定第一人的马承源先生,早在半个世纪之前,马老先生就和上海博物馆结下了不解之缘,1952年12月,马承源先生作为第一个观众走进了上博,没想到30多年后,当年的第一个观众竟然成为了上海博物馆的馆长。

[宣传片]

[解说](上博外景、工作镜头) 在上海博物馆五楼的一间办公室,忙了50年的马老先生还是闲不下来。如今已经是77岁的马老先生已经离休,但是他每周仍要抽几天去上博的办公室做研究。谈起当年和上博的缘份,马老说是奇遇。

[字幕]上海博物馆原馆长
著名青铜专家 马承源
[实况]当年我在教委,去参加开幕式,这是奇遇,——

[解说] 马老先生从小就对古文字和古玩感兴趣,1954年进入上博后,担任保管部主任,在之后的半个世纪里,马老先生几乎都在和青铜打交道,先后出版了《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国青铜器研究》等著作,他把中国青铜器发展划分为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衰退期五个阶段,这一论断已被学界广为认同,如今的上海博物馆古代青铜馆,也大致是按照这一分期进行布展。

[字幕]上海博物馆原馆长
著名青铜专家 马承源
[实况]夏代青铜器很少,现在已经认识夏代有青铜器了
夏代青铜器的形式非常接近陶器,它铸造青铜的历史不长,所以青铜器没有形成一个好的规范,所以它有点像陶器的样子,跟夏代出土的陶器一模一样,比较原始,它没有好多花纹,有小圆点,刻画简单的线条。

[解说]公元前21世纪左右,中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夏代晚期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是目前考古发现中最早的青铜文化。这一时期,青铜礼器造型出具规范,具有兽面纹特征的纹饰和绿松石镶嵌工艺业已形成。

[字幕]上海博物馆原馆长
著名青铜专家 马承源
[实况]最好的夏代的青铜器是这个,镶嵌十字纹方钺,它上面镶嵌绿松石,这种花纹在商代没有,在西周也没有,春秋战国也没有。

[字幕]育成期的青铜器(商代早期、中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3世纪)

[解说]公元前16世纪之后,也就是在商代早期和中期,中国青铜器发展进入育成期,以酒器为主的礼器体制初步建立。
[字幕]上海博物馆原馆长
著名青铜专家 马承源
[实况]商代早期青铜器规范就不同了,线条比较伶俐,线条比较明确了,有规范了,不像陶器了,就没有陶器的特征了,是铜爵,是斟酒的,上面有一些花纹,
[字幕]兽面纹口口买斗 jia 三声(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纪中 公元前13世纪)
这是商代早期的青铜器,就非常好,进步了,主要是动物形象,这是祭祀祖先,祭酒的,花纹没有细花纹,还是粗犷的,但设计已经比较一点了,

[解说]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普遍装饰兽面纹样,构图渐趋紧密,如今在黄河、长江中游地区多有发现。

[字幕] 共 父乙觥(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纪中 公元前13世纪)

[字幕]上海博物馆原馆长
著名青铜专家 马承源
[实况]这应该是你们湖南的出土的,这种颜色,表皮这样光洁,红壤地带埋葬青铜器有这个情况。
表面的花纹不像殷墟出土的,非常复杂,这个花纹的颜色比较单一,或者黑的,或者咖啡色的,或者是绿色的,
这个还是中原的东西,可能是祭祀山神,祭祀河神,埋在河里,埋在山里面的,你们宁乡青铜都是埋在山上,山顶上的,不是墓葬,所以它埋葬环境比较单一,化学成分已比较单一,出来的东西都好看。

[字幕]鼎盛期的青铜器(商代晚期、西周早期 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

[解说] 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也就是商代晚期、西周早期,是青铜器的鼎盛期,此时,运用夸张、象征手法表现动物神怪的兽面纹空前发达。

[字幕]象尊(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中——公元前 11世纪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字幕]上海博物馆原馆长
著名青铜专家 马承源
[实况]这个大象是上世纪末到法国去的,你们湖南出过一批古董商,他把湖南的东西收起来,买到国外去,
这个象是现存商代象尊,动物形的尊,也是装酒的,里面最大的,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你看这个颜色也是很单纯的,跟我们刚才看的那个差不多,02235409这个花纹你看非常好,很少见,中国见有小象尊,
这是我们从法国借来的,两个博物馆交流展览,我们拿一个尊,犀尊,山西出的一个牛尊借给他,他这个借给我们,法国吉美博物馆,法国亚洲博物馆,它是国家博物馆,这个象出来经过法国总统批准,希拉克同意了。

[宣传片]

[字幕] 转变期的青铜器(西周中晚期、春秋早期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世纪)

[解说]到了转变期,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器型端庄厚重,纹饰多为动物变形,或流转舒畅,或质朴简单,作器铸铭盛行,多见有长篇铭文的重器。                

[字幕]上海博物馆原馆长
著名青铜专家 马承源
[实况]这是大克鼎,这是我们镇馆之宝,也是国宝,这是公元前10世纪,西周时期的东西,

[解说]大克鼎是西周晚期周孝王时,一个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

[字幕]上海博物馆原馆长
著名青铜专家 马承源
[实况]一个是鼎大,造鼎最成熟的时期,另外他又一篇铭文,里面一大片文字,鼎的主人叫克,克是一个贵族,他的祖父对王室有很大的贡献,没有提到他的父亲,他的祖父叫师华父,周王很重视他的孙子,这个孙子封了个大官,叫做膳夫,是西周内宫的一个高官,像现在的总理衙门一样的。

[解说] 1890年,大克鼎在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最初在左宗棠手中,后赠于潘祖荫。潘祖荫是清朝工部尚书、军机大臣、也是著名大收藏家,由于没有后代,他死后,由其弟弟潘祖年继承了其全部收藏,后又传到潘祖年的孙媳妇潘达于手中。

[字幕]上海博物馆原馆长
著名青铜专家 马承源
[实况]这个媳妇一个人,也没有后代,日本人到苏州去,她在苏州把它埋在地下,因为这个很有名,日本人到她家去抄,抄了七次,要拿出这个东西,挖不到,解放后捐了出来。

[解说]相比之下,这套公元前九世纪中叶的编钟经历更为坎坷,它在1992年,曾出现香港的文物市场,当年马老先生根据仅有的资料,断定是真品,毅然决定抢救回上博。

[字幕]上海博物馆原馆长
著名青铜专家 马承源
[实况]这是从香港抢救回来的,盗墓盗出去的,晋侯苏的编钟,出打山东一些国家,上面都有非常详细地记载,300多个铭文都可在上面,这是山西的,最后面两个是挖墓的时候,晋侯墓里面挖出来的,两个钟太小,盗墓的就没有拿走,我们把它拿过来,最后发现两个文字正好接上,声音也一样,这个就是这是编钟演奏出来的声音。(声音片断)

[字幕]更新期青铜器(春秋中、晚期 战国 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公元前221年)

[解说]春秋中期至战国,青铜器艺术发展再掀高潮,列国青铜趋于成熟,区域特征明显,器物的生活实用性加强,礼器的功用逐渐消失。

[字幕]吴王夫差盉 春秋晚 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 公元前476)
[字幕]上海博物馆原馆长
著名青铜专家 马承源
[实况]我在香港看到这件东西,看到这个东西很贵,从来没有出现过,没有见过著录,这应该是个流传的文物,

[解说]后来,马老先生多方努力,香港著名实业家何鸿章先生斥资150万港币买下这件国宝,并捐献给上博,正是吸引马老先生的还是上面“ 王夫差吴金铸女子之器吉”12字铭文

[字幕]上海博物馆原馆长
著名青铜专家 马承源
[实况]上面文字完全是真的,讲吴王夫差为宫里的一个女士做的,
吴王夫差跟西施的故事传得很久,有人认为有西施,有人认为没有西施,西施是假的,这个人物假定有的话,她应该就是这个女的,这是个推断。

[主持] 据马承源老先生介绍,到了汉代,由于漆器、早期青瓷和釉陶的广泛使用,青铜艺术走向衰退期。目前在上博收藏的青铜器已经达到5000件,算上青铜杂件就有7000件,如此众多宝贝可不是咱们这一趟就看得完的,说得尽的,有时间的话,您还的自己去瞧瞧,慢慢的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