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

首页 > 正文

雅俗交合的尝试和解悟——以《汉语桥》为例

发布于:2014-07-04 13:17 来源:金鹰网 字号:T | T

  语言是人类最早使用也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对于一个民族或文明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结晶,人们用语言交流和传播的过程就是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某种语言的使用者可以通过该种语言的使用获得独特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言具有了超越自身的独特作用。

  电视“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以下简称《汉语桥》)开始于2001年,由国家汉办主办,由各国大学生报名参加,宗旨是展示汉语学习水平、激发学习汉语积极性、增强对中国的了解,为交流与合作搭建友谊之桥。赛事2008年起正式落户湖南卫视,作为“汉语桥”的命名者,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每年都会出席观看总决赛并为获奖选手颁奖,并即席发言。“感动、感恩、兴奋”是他对今年第11届赛事的评价:选手们就是汉语桥的桥墩,选手们把汉语学好,就把“汉语桥”筑牢了。2012年7月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也撰文:“作为汉语推广的明星品牌,《汉语桥》被称为汉语‘奥林匹克’,已经成为广大汉语学习者交流学习经验、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成为中国民众了解海外汉语推广成效、感知世界风情的窗口。”

  解构主义耶鲁学派代表人物保罗·德·曼认为,有语言就有意识形态。一个民族国家的建立,必然和统一的民族语言密不可分。统一的语言可以维护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我们国家近年在世界范围内成立孔子学院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便包涵其中。由此,这档以语言比拼为主,世界范围内的大学生中文比赛之国家叙事的特点随之凸显。

  一、国家叙事的艺术修辞

  正如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所认为的那样,“电视以及其他媒体文化的形式在构建当代的认同性和塑造思维、行为等方面起了关键的作用”。作为孔子学院教学成果展示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理所应当向全世界华人展现汉语的文化内涵,并由此展现当代中国的政治图景和崭新面貌。通过这样的中文水平竞赛,期间以电视媒体传播的轻松形式,已从艺术的角度和民俗的角度宣传了当下中国的国家新貌。正如美国影片《阿甘正传》高超的艺术表现和叙事技巧为它赢得了许多赞誉和殊荣,其实它是一部成功表现美国国家主旋律的影片,国家叙事被成功地置放在艺术修辞的语境中,淡化了影片主旋律的色彩。

  《汉语桥》国家叙事的艺术修辞也是设置巧妙。首先,寓教于乐成为其国家叙事的审美指向。“教”寓于“乐”中,“乐”为“教”存。早在1961年中宣部和文化部关于贯彻“双百方针”的指示中,“寓教于乐”成为国家叙事的公开声明。以此届为例,“汉语剧场”是每年总决赛上最让人期待的环节,近几年总决赛上选手们的演出都颇受好评,今年导演组继承发展了演剧的传统,强化了每年总决赛上这一最让人期待的环节,并由去年的两个剧增加为三个,还增加设计了一个演剧的引子,用歌舞的形式做了一个大型多幕剧的包装,总决赛变得更加好看、更为精彩——《太后how are you》通过模拟宫廷洋画师郎世宁和中国太后之间妙趣横生的对话,去表现中西文化的碰撞;《家乡》让选手演绎相爱却不能相聚的爱情故事,升华出“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彩云之南》让选手还原阿诗玛与阿黑哥动人的爱情传说,关照了民族文化经典。而后6强“进入敦煌莫高窟”,探寻中国历史,这样的引子设计则使得三个剧的出现顺理成章。导演组通过三个不同风格剧的演绎,让选手们在快乐中比赛,将“快乐汉语 青春作伴”的比赛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轻松快乐的比赛氛围,消解了语言比赛带来的紧张和枯燥感,也很好地淡化了国家叙事的严肃色彩。

  其次,以情动人成为国家叙事的修辞手段。“情”是在当下审美现实和审美冲突中抹平社会矛盾的一种重要“粘合剂”,也是凝聚电视观众民族认同感的法宝。可以说,《汉语桥》节目的核心价值观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其政治隐喻和国家叙事的艺术修辞是其成功之因。以此届为例,整场总决赛既体现了竞争的激烈,又充满了温情和感动,切实让选手们得到了比荣誉更加珍贵的东西——友谊和成长。在案头准备中,导演组事先挖掘出典型选手——俄罗斯的“熊猫姐姐”塔尼娅的故事:苦练汉语让曾经害羞的结巴女孩变成《汉语桥》选手,通过她的讲述VCR《我的汉语桥》,以及从开幕式就一路陪伴选手走来的中国首支纯外国人偶像组合WORLD家族联袂12强选手带来温情秀《再见》,道出选手的共同心声:在《汉语桥》的这些日子在我们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当“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这句歌词唱出来,大屏幕上也随之出现了选手与选手、选手与导演、选手与老师、选手与志愿者之间两两相拥的合影,这些导演组特地在选手回国之前拍摄的照片,不仅让人记住了这些可爱的选手们灿烂的笑脸,也让人坚信比赛虽然结束了,但友谊地久天长。

  二、大众文化的审美表达

  在英语中,MASS CULTUER(大众文化)一词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其本意是指为了商业目的而有意迎合大众口味而大批量生产的文化消费品。中国的大众文化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起,由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不到20年的时间,已成为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文化形态。在中国这场大众文化的浪潮中,电视文化一马当先,同老百姓的生活需要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电视节目的审美方式由“倾听”到“参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电视节目的受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尊重。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精英文化类节目的边缘化。作为体现知识分子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和美学探索旨趣的具有独特审美特质和内蕴的文化形态,电视精英文化旨在以传者为本,弘扬社会理想,阐释人生信念,关注人的价值以及人类的命运。在审美趣味上,它所关注的多是审美的永恒价值,讲究理论的严肃、深刻性,要求观众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能够进行冷静的思考。在大众文化成为电视文化主流的背景下,弘扬精英文化的电视节目却是“门可罗雀”,遭到空前冷遇,不少节目因为收视率低而遭淘汰。

  作为一个语言类比赛,《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具有了很多精英文化的内涵和特质,在导演组的努力下,节目借助湖南卫视的播出平台,将比赛的精英文化特质融合进大众化的审美当中去,使节目呈现出大众化的审美表达的特点。如今年决赛第一场的主题为“世界大不同”,现场舞美也契合主题相应地布置成了一个快乐的“地球村”。30强选手经过抽签分为五组,带领新生代优秀相声演员白凯南、贾玲环游地球村,展示这个世界大家庭里各个国家在习俗、美景、美食、时尚、节庆五个方面的不同。决赛第一场升级了去年创新的“表演讲”的形式,让每一样“不同”,都通过选手与白凯南和贾玲的对戏展示出来,使得比赛既紧张活泼又精彩好看。选手的这种角色化的“情景演讲”,使比赛增加了可看性和趣味性;而跟专业演员的搭戏能使选手更快地进入情境,保证了表演效果;再加上现场舞蹈演员的配合,使得紧张的比赛变成了一个欢乐的大Party,让观众在会心一笑中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世界,中国和世界的距离由此进一步拉近。在决赛第二场中,12强选手通过抽签分为3组,分别走进浏阳、北京、张家界3大城市的3户各具代表的家庭。导演组在选择家庭之初就考虑到将中华文化与当下热点捆绑在一起,择选的这3户家庭要么带有强烈的中国文化印迹,要么契合了伦敦奥运会、《舌尖上的中国》等当下热点,他们是:四代同堂的美食世家、奥运冠军之家、少数民族大家庭。在家庭的载体中既很好地呈现了中国的美食文化、奥运拼搏精神和少数民族文化经典,让选手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度理解中华经典文化,呈现出浓郁的中国文化情结;也让选手零距离感受到中国当下开放自信友善的静静融融的家庭温情。

  就这样,此届《汉语桥》通过文化主题情景演讲、梦想职场以及中国经典故事演绎等方式,展现选手的语言能力,增加了《汉语桥》作为语言类竞技比赛的严肃性,又不失趣味性。同时比赛还具有较强的对抗性与互动性,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比如决赛第二场,采用轮番攻夺晋级宝座来贯穿全场,12位选手分为两轮按得分高低来争夺场上6个晋级宝座,使得比赛的对抗性增强,节目更加紧张激烈,提升了节目的可看性。而且,根据不同的主题,每场比赛都在现场置入的不同互动团体如“大众评审团”、“家庭亲友团”、“明星帮帮团”等,互动性增添了亲近感,节目气氛显得更加轻松愉快。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国电视文艺栏目的功能由舆论宣传工具渐渐变为大众文化产品,而国家从未放松过对精神文化产品的引导和监督。现实的情况是,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既有冲突也有融合,而在湖南卫视近年《汉语桥》工程中得到了圆融。一方面,国家叙事渐渐走向娱乐化,通过参赛选手的节目表演、终极PK使原本生硬的国家叙事更具有观赏性;另一方面,处在文化转型期的中国电视观众需要电视节目轻松化,但并不等于以人们失去理智的判断为代价,国家叙事中积极向上的因素仍然符合观众内心对于主流价值观的静静的韧性的坚守。《汉语桥》工程,让国家叙事的静和大众审美的动相融合,无疑顺应了时代发展和观众的审美期待,成为了另一座桥。

  参考文献

  【1】曹继东:《“春晚”和“秋晚”的意义图式和文化阐释》,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2】刘仕霞:《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贾磊:《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电视节目的特点与发展方向》,浙江大学2011年;

  【4】房伟:《中国当代电视剧的国家民族叙事策略》,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作者:陈征宇、麻敏

  作者单位:湖南卫视、湖南女子学院

编辑:刘加莉

协会简介

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是全省性的广播电视行业组织,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团结和联系广播电视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业务主管单位为湖南广播电视台。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