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

首页 > 正文

《美丽洞庭》报道全记录

发布于:2013-11-20 15:59 来源:金鹰网 字号:T | T

    北纬29度,东经112度,这里是洞庭湖区,岳阳、益阳、常德三市环绕洞庭,骑行洞庭,将能发现怎样的美丽?10月14日开始,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全省新闻联播》连续播出6篇系列录音报道《美丽洞庭》,从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农村城镇化建设、湖区特有产业、人文特色等内容,不同角度地展现出了洞庭湖区风貌。6篇录音报道以记者骑行见闻的形式呈现,音响丰富、采写角度独特、制作精良,生动的现场感不仅使报道具有较强的可听性,而且难能可贵的是,每一篇报道都配发有记者短评,为整组报道增添了深度。

    10月14日----15日,《全省新闻联播》分别推出《美丽洞庭》系列报道第一篇《吹响防治外来植物入侵集结号,捍卫“长江之肾”》、第二篇《唱响人与自然和谐之声,护鸟人张厚义的白鹤情缘》,围绕东洞庭湖湿地,记者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讲述传奇护鸟人张厚义与白鹤12年的奇缘,不仅还原了东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的现状,而且通过走访湖区周边村民、跟随中科院科研团队展开野外考察等,在报道评论中为保护东洞庭湖生态平衡提出了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

    10月16日,《美丽洞庭》系列报道推出第三篇《运河旧貌换新颜》,报道的现场是益阳南县南茅运河,这里也是湖南省最长的人工开凿运河。从报道题目来看,会让人以为该篇报道仅仅只是展现运河生态环境的变迁,但是,记者却巧妙地将运河生态环境变迁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进行结合。通过运河沿线村民身份的转变、生活方式的改变,反映出南县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通过记者短评的形式,为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见解。

    10月17日,《美丽洞庭》系列报道播出第四篇《蒹葭苍苍,漉湖芦苇该走向何方》,报道没有绕弯,直接反映出了亚洲最大的芦苇种植产地沅江漉湖芦苇场,在市场萎缩的背景下,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

    10月18日,《美丽洞庭》系列报道播出第五篇《人为破坏,四大家鱼遭遇野外生存危机》,从百姓餐桌上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找不到野生鱼种入手,反映出常德西洞庭湖区鱼类资源不断减少的现状。报道一方面建议政府加强非法捕鱼打击力度,加大措施恢复渔业种群结构,另一方面呼吁公众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以和谐相处的方式,重新建立起洞庭湖区鱼类的生态家园。

    10月19日,《美丽洞庭》系列报道播出第六篇《渔鼓之乡,群众的文化大院》。作为该组系列报道的最后一篇,记者没有继续延续湖区生态的话题,而是转到了湖区群众,尤其是渔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这样的安排,不仅使整组系列报道更接“地气”,具有生活气息,而且也使得“骑行”的见闻更加生动。该篇报道记者其实只讲述了一个地点发生的一件事:常德澧县大雁垱镇,群众在西街文化大院里听“澧州大鼓”,但是报道却通过丰富的音响进行组合,以广播特有的语言表达手法,生动地还原了现场,反映出了渔家人民茶余饭后热闹、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

(湖南广播传媒中心  刘卓) 编辑:肖清

编辑:曹炜阳梓

协会简介

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是全省性的广播电视行业组织,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团结和联系广播电视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业务主管单位为湖南广播电视台。

更多介绍